當地時間1月19日,黎巴嫩本幣黎鎊對美元黑市匯率跌破50000比1,創歷史新低。
黎巴嫩自1997年起實施本幣黎鎊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政策,官方匯率一直保持在1507.5比1。2019年9月銀行業危機以來,黎鎊快速貶值。三年多來,受疫情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黎鎊對美元黑市匯率跌幅已超過96%。
當地時間1月20日,黎巴嫩中央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2022年通貨膨脹率為171.21%。根據市場分析機構惠譽解決方案的預測,黎巴嫩2022年通貨膨脹率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蘇丹。
由于政治、經濟、新冠疫情和貝魯特港口大爆炸等多重因素疊加,黎巴嫩正在經歷該國內戰結束30多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
伴隨著匯率下跌通脹率飆升,物價漲升,由于黎巴嫩國內80%以上的商品依靠進口,尤其是黎巴嫩國內能源和大量生活必需品一直嚴重依賴進口,匯率下跌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更為明顯,糧食、燃料、藥品等重要物資都出現嚴重短缺。國際貿易中拖欠貨款已成常態,大量貨物或被擱置港口,無“錢”清關!
與此同時,黎巴嫩的失業率達到了35%,2018-2020年人均收入從8000美元下滑至2500美元。該國經濟隨通脹加劇而萎縮,整體陷入衰退狀態,瀕臨崩潰邊緣。而黎巴嫩鎊貶值的影響遠不至此,黎巴嫩國民購買力會持續惡化,貿易商對短缺商品的不良競爭也會持續惡化,那么黎巴嫩最糟糕的情況還在后頭!
在此提醒,如有任何相關貿易業務,請務必做好收付款、物流延遲以及清關方面的風險把控,避免產生任何不必要的損失!
持續的全球危機
通脹浪潮會在2023年持續嗎?
對于世界上大多數經濟體——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2022年都不是幸福的一年。在這一年內,所有人都遭受了全球經濟數十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尤其是在發達國家內,其中包括美國和歐盟——兩者在2022年的通貨膨脹率接近10%。
這也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全球經濟通貨膨脹率持悲觀看法的原因,此前該機構在2022年10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2021年的通貨膨脹率為4.7%,預計到2022年將會升至8.8%,即通脹率在兩年內翻了一番,至于對2023年的預期,這份報告預計會保持在6.5%左右,并在2024年下降至4.1%的水平。
★俄烏沖突帶來的苦果★
俄烏沖突導致能源危機伴隨著國際市場糧食價格的上漲。由于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而這兩個國家都是石油和糧食的重要出口國,兩國船只活動的延誤帶來了真正的危機,并影響了許多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國家。
因此,許多國家的總預算出現了混亂,而它們試圖適應影響其所有活動和經濟部門內通貨膨脹的發展。
★由發展中國家承擔代價★
在全球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由于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依賴于從國外進口的許多基本商品,發展中國家在“輸入性通貨膨脹”的框架內又經受了一波浪潮。因此,大多數阿拉伯國家在2022年的通脹率居高不下,而近期國際市場油價的下降可能有助于降低2023年的通脹率。
2022年的一個顯著特征,是美國奉行的貨幣政策將利率提高至4.5%左右,從而導致美元對其他所有國家貨幣的價值升值,進而推高了通脹率,因為許多發展中國家的貨幣出現了貶值,而這就是當前發生在阿拉伯世界許多國家內的事情,例如埃及、突尼斯、敘利亞和黎巴嫩。
隨著各大經濟體的通貨膨脹率不斷上升,美國和歐盟等發達國家的公民得到了一定的社會保障,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這場危機產生的負面影響,例如為能源價格設置上限,或者對主要能源公司征稅,以減輕其他社會階層的負擔。
然而,在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內,這種社會保障卻并不存在,這些國家的公民只能在個人能力范圍內應對通貨膨脹的浪潮,而政府對此無能為力。
★通貨膨脹的未來★
如上所述,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計,2023年的通脹率將達到6.5%,即下降近2.3%的水平,但前提是要繼續努力降低全球能源和糧食價格。
任何與俄烏沖突升級相關的沖擊或者變化,或者對有關俄羅斯和烏克蘭出口石油和糧食的伊斯坦布爾協議的違背,都會將我們帶回高水平的通脹浪潮,而這就意味著在2023年和2024年保持低通脹率的前景是非常脆弱的,并將在很大程度上與政治氣氛掛鉤。
至于最樂觀的可能性,那就是通過政治手段達成協議,以結束俄烏沖突,而這將使油價回歸2021年6月的水平,即每桶65至70美元左右,而這樣的價格水平將激活許多的經濟活動,以便最終降低國際市場上的價格。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成功地協調了應對通脹危機的努力,包括試圖組織天然氣進口,或者指導能源消費,無論這些工具對平息通脹浪潮的作用如何,這都將是認真而且受人尊敬的嘗試。
至于失敗的案例,則出現在阿拉伯世界和中東地區,這些國家沒有付出任何具體的協調努力,或者宣布相關措施以應對通貨膨脹,或者廣泛層面上的全球經濟危機,從而需要與其他國家的行動進行對比。
您亦可以關注勝和,
了解國際貨運第一手
最新行業動態。